推拿科
科室介绍
推拿科科室简介
一、科室概况:
阳春市中医院推拿科中医综合治疗室是推拿科下设的治疗室,采用中医特色治疗,坚持以推拿传统技术优势为基础,结合现代间断医学的发展,通过各种非药物疗法对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神经性头痛、中风后遗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失眠症,肩周炎、膝关节炎等疾病进行治疗,中医综合治疗室开设以来,治疗病患无数,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和好评,治愈及稳定病情患者占总治疗人数90%以上。
我科室成立于2023年12月,科室共有医师5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住院医师4人。科室与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阳江市中医院等高级别医疗机构紧密协助。邀请岭南名医谢长才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针灸科主任)来我院设博士工作站,定期来我科开展诊疗和指导针灸等中医特色康复技术。邀请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康复治疗部主任杨栋,定期来院诊疗,指导现代康复技术。邀请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广东学术部会长李展新,定期来诊,并指导各类痛症的治疗。
二、科室人员介绍:
陈少辉
副主任中医师
推拿科主任
2011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学(神经内科方向)专业,熟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难经》《神农本草经》等中医经典多年,擅长六经辨证治疗临床各科病症,尤擅长治疗中风病恢复期、颈肩腰腿痛、失眠、咳嗽、面瘫、内伤外感发热等病症。2017年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进修神经康复专业,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病(脑梗死、脑出血)恢复期、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面神经炎等各类型神经功能障碍疾病。
钟荣杰
硕士研究生
中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主要从事以针灸、推拿、点穴疗法等方法治疗各类痛证包括颈肩腰腿痛、头痛、痛经等,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等疾病。
肖秋凯
硕士研究生
中医师
广东省通元疗法临床研究专业委员、赖氏通元疗法研究中心常务委员。曾坐诊于木棉花生殖专科门诊部。擅长通元针法、毫火针、温针灸、隔物灸、雷火灸等治疗不孕症、月经不调、乳腺增生、痛经等妇科疾病,针药结合、手法整复等理疗方法治疗颈椎病引起的头晕、头痛、手麻等症状及调理亚健康。参编专著《不孕不育针灸治验精粹》。
王厚仁
中医师
广东省针灸学会第二届针药结合专业委员会会员,毕业于中医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临床上熟练掌握针灸、推拿技术以及康复科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擅长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
黎志翰
中医师
毕业于湛江中医学校中医骨伤班,2008年广东省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大专毕业。于2019年参加全科医生在岗培训并通过考试。曾到佛山市一人民医进修运动康复专科,进修归来一直在康复科从事康复工作,熟悉骨伤后期、中风后期、截瘫患者等后期的康复治疗工作。
三、科室先进设备:
专科具有先进的诊断治疗设备,有脉冲针灸治疗仪、罐疗设备、艾灸治疗设备、牵引设备、高频电疗设备(如超短波)、中频电疗设备、磁振热设备、微波等。
四、科室诊疗范围:
我科收治病种主要有神经损伤类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恢复期、后遗症期,脊髓损伤恢复期、后遗症,脑外伤恢复期、后遗症,面瘫等;痛症类疾病,如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骨性关节炎等。科室中医优势病种目前以“中风、项痹、腰痛”为主。
五、科室开展的中医特色疗法:
推拿
推拿疗法是医者是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体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推拿又有“按跷”、“跷引”、“案杌” 诸称号。推拿技术分为:肩周炎推拿技术、小儿推拿技术、颈椎推拿技术、腰椎推拿技术等技术。是祖国医学的组成部分。可用于发热畏寒、头痛身痛、咳喘并作、脘痛纳呆、腹胀泄泻、痹证、痿证、中风后遗症、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腰伤腿痛、关节不利、痛肿疮疖,以及骨折后遗症等。
电针疗法
电针疗法是在刺入人体穴位的毫针上,用电针机通以微量低频脉电针:冲电流的一种治疗方法,利用针和电两种刺激相结合,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电针可调整人体生理功能,有止痛、镇静、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肌张力等作用。电针的适应范围基本和毫针刺法相同,故其治疗范围较广。常用于各种痛证、痹证和心、胃、肠、膀胱、子宫等器官的功能失调,以及癫狂和肌肉、韧带、关节的损伤性疾病等。
火针疗法
火针是传统中医疗法之一,是一种用烧红的针快速刺入穴位,快速出针的治疗方法。祛风散寒、温通经络、透散邪气、活血化瘀等功效。可以治疗风湿痹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后遗神经痛、腹痛等痛症;关节炎、关节积液、偏瘫引起的肢体活动障碍等疾病。
穴位埋线疗法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特异的线(羊肠线)植入机体特定部位(穴位),通过羊肠线长时间刺激穴位及羊肠线逐渐液化被人体组织吸收的过程,以激发经络气血、协调机体功能,起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医疗手段和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无副作用,治疗次数少,能保持长时间的针感和刺激,适应症广,远期疗效好的优点。
放血疗法(刺络放血、刺络拔罐)
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有助于减缓病毒、治疗疾病。常见功效及作用主要包括通经活络、醒脑安神、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
拔罐
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以罐为器,利用燃烧的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以产生负压,使之吸着于皮肤,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淤血现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罐的质地、形式多种多样。通过吸拔,可引致局部组织充血或郁血,促使经络通畅、气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寒、除湿、散结拔毒、退热等作用。拔罐法适用于风湿痹痛、腹痛、消化不良、头痛、高血压、感冒、咳嗽、腰背痛、月经病、软组织损伤、目赤肿痛、麦粒肿、丹毒等,尤其对小儿患者更为适用。
灸法
以艾叶等可燃材料或其他热源在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烤,以起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作用的医疗保健方法。是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灸法包括:温针灸、直接灸、隔物灸、悬灸等,灸法的作用有:①温通经络、祛除寒邪,可用治寒邪所致疾患。②有引导气血的作用,或升提中气或引气下行,可治中气下陷、肝阳上亢之证。③回阳固脱、补气固本,治阳气虚脱证。④行气活血、散瘀消肿,能治疗各种痛证和寒性疖肿等。灸法对慢性病、虚寒等证较为适合,如久泄、痰饮、水肿、痿证、痹证、腹痛、胃痛、阳痿、遗尿、疝、虚劳、中风脱证、外科阴疽等。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沦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甚至唾液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黄醋、米饭、枣泥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未散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阿是穴),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可用于治疗呼吸疾病、胃肠疾病、骨科疾病、外周神经病、皮肤病、妇科疾病及儿科疾病。
牵引疗法
牵引疗法是应用外力对身体某一部位或关节施加牵拉力,使其发生一定的分离,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牵引疗法的治疗作用:解除肌肉痉挛,使肌肉放松,缓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的吸收和炎症的消退,有利于损伤的软组织修复;松解软组织粘连,牵伸挛缩的关节囊和韧带;调整脊柱后关节的微细异常改变,使脊柱后关节嵌顿的滑膜或关节突关节的错位得到复位;改善或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使椎间孔增大,解除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拉大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内压力,有利于膨出的椎间盘回缩以及外突的椎间盘回纳。
耳穴压豆疗法
耳穴压豆又称耳穴药压法,是使用较硬的王不留行籽、决明子等进行耳穴压贴的一种传统疗法。其主要遵循耳针、中医辨证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选择一定的穴位进行组合,以调整相应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六、科室开展的现代技术:
低频脉冲电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痉挛肌电刺激疗法、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中频脉冲电治疗、高频电治疗(超短波治疗)、微波治疗、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气压治疗、脑循环治疗仪、超声波治疗、磁热治疗等。